牛人很多,为啥都不愿回印度?

牛人很多,为啥都不愿回印度?

简要总结

本文探讨了印度人才外流的现象及其对印度发展的影响,重点介绍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 大量印度裔人才在海外,尤其是在硅谷的科技公司中担任要职,为全球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 印度本土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医疗等关键领域,这阻碍了印度自身的发展。
  • 莫迪政府推出多项政策,试图吸引海外印度裔人才回国,为实现“2047年发达印度”的目标服务。
  • 尽管人才回流现象有所增加,但印度仍需在科研投入、监管环境和公私合作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赢得全球人才竞争。

[顶尖的印度裔人才]

印度裔精英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从硅谷到巴黎,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印度时报》报道,截至2024年,共有14位印度裔CEO掌舵《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硅谷是印度裔高端人才的聚集地,谷歌、微软、IBM、Adobe等科技巨头都由印度裔掌舵。印度裔在美国创业生态系统中表现突出,截至2024年,美国约600家独角兽企业中有72家为印度裔创办。印度裔人才的影响已渗透至科技、金融、零售、奢侈品等多个领域,例如世界银行行长阿贾伊·邦加和香奈儿的印度裔女性领导利娜·奈尔。印度《第一邮报》评论说,印度裔的成功得益于IIT和IIM的精英教育及多元文化适应力。

[人才流失之痛]

印度裔在全球大放异彩的背后,是印度本土日益加剧的人才流失。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全球8%的顶尖AI研究人员来自印度,但留在印度国内的仅有1%。医疗领域情况更为严峻,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移民医生来源国,约有7万名印度培训的医生在美、英等发达国家执业,而印度本土医生配比却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许多印度专业人士选择出国发展,因为国外的薪酬、创新环境和工作条件更具吸引力。此外,“伪回流”现象也令人担忧,许多国际巨头在印度设立办公室,吸引印度裔海归,但他们多是为跨国公司服务,而非进行本土创新。

[召唤金领精英]

面对严重的人才流失现状,莫迪政府出台多项政策,试图将人才外流转为脑力增益。为实现“2047年发达印度”的愿景,政府推出“印度制造”、“数字印度”、“创业印度”等计划,吸引科技人才参与印度创新经济。此外,印度还通过推动海外公民身份(OCI)计划,为海外印度裔提供免签入境和投资便利,通过税收优惠、赠款等支持政策鼓励印度侨民重新融入印度经济。印度政府还在搭建“印度人才之桥”,让海外印度精英成为联通祖国的“金色纽带”,为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归国工作途径和机会。

[新一代精英人才回流]

一系列的引才措施带来了一定成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印度专业人士正返回故土,他们中不仅有企业家,也包括软件工程师、科学家、医生等。许多印度独角兽企业和初创企业的联合创始人都曾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例如,从硅谷返回印度的拉胡尔·查里与两位合作者联手创立了PhonePe,该公司目前已跻身印度顶级金融科技公司之列。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弦理论物理学家拉古·马哈詹,2024年选择返回班加罗尔,希望在印度继续推动本土研究和教育。

[跨洋“抢人大战”能否胜出]

虽然人才回流现象正不断涌现,但并不能掩盖印度所面临的人才外流挑战。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和科研经费的削减,为印度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机遇,可以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回国发展。印度需要投资科研基础设施,改善监管环境,激励公私合作,为海外的印度裔科学家创造回国的途径。印度的人才回流机遇之窗不会持续太久,因此必须果断采取行动,确保把最好的STEM人才带回印度。印度可以借鉴当年通过在美国吸引人才实现汽车行业成功转型的经验,通过高层政治人物招引和私营部门行动,赢得这场人才争夺战。

Share

Stay Informed with Quality Articles

Discover curated summaries and insights from across the web. Save time while staying informed.

© 2024 Brief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