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詳細教學」n8n AI 實作0基礎入門到進階 — (AI Agent | LLM | RAG | Webhook| AI 自動生成研究報告)

「超詳細教學」n8n AI 實作0基礎入門到進階 — (AI Agent | LLM | RAG | Webhook| AI 自動生成研究報告)

简要总结

本视频是 n8n 入门系列的第一集,旨在帮助初学者掌握 n8n 的基础知识,构建个人 AI 助手。视频内容涵盖 n8n 的核心概念、界面导览、常用技巧,以及如何将大型语言模型 (LLM) 和 AI Agent 融入工作流中,实现表单自动化、客制化邮件生成、AI 会议研究助理等功能。

  • 介绍 n8n 的核心概念和优势,包括开源、低代码、自动化平台等。
  • 比较 n8n 与 Zapier、Make.com 等平台的差异,突出 n8n 的成本优势和可扩展性。
  • 讲解 n8n 的基本操作和常用技巧,例如工作流命名、节点操作、JSON 数据处理等。
  • 演示如何整合 LLM 和 AI Agent,实现更高级的自动化功能,例如客制化邮件生成和 AI 会议研究助理。

为什么要学 n8n?痛点与机会 [0:00]

n8n 是一个开源、低代码的自动化平台,通过工作流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和成本,改进资料处理,串联不同来源的资料,提升客户体验,并具有很高的可扩展性。学习 n8n 可以让非专业开发人员也能建立 AI 自动化流程,无需编写程式码,利用 1000 多种内建整合组件,以及 API、Webhooks 和自定义程式码进行扩充,成本低且具有无限可能,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 AI 自动化。

n8n vs Zapier vs Make.com 比较分析 [2:26]

Zapier 成本高,但连接器种类多;Make.com 成熟,但任务数量可能不足。n8n 部署在云端成本低,甚至可以架设在自己的电脑中,拥有 1000 多种连接器和客制化连接器,虽然学习难度较高,但通过本视频可以快速上手。

n8n 核心概念:工作流、节点、执行 [6:32]

工作流像菜谱,节点像菜谱中的步骤和成分,执行像订单来时执行菜谱。n8n 中有四种节点:触发型节点(触发工作流)、命令执行节点(执行命令)、资料传输节点(处理资料)、逻辑节点(if/else、switch)。

n8n 介面导览与 Template 使用 [8:30]

n8n 界面包含工作流、认证、执行记录和模板。验证 Community Edition 可以开启 24 小时工作流记录、错误显示和执行搜寻等重要功能。可以通过 Render 或复制 JSON 文件的方式使用模板,并介绍 n8n 的官方文档和社群论坛。

【技巧 1-20】n8n 必学技巧与最佳实践 (命名、节点操作...)](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vqhzbp4J5A&t=758s)

本章节介绍 n8n 的 20 个实用技巧,包括:

  1. 工作流命名: 确保命名清晰,方便搜寻和整理。
  2. 工作区应用: 熟悉编辑视窗和执行视窗,使用 Tab 键新增节点。
  3. 触发节点: 介绍手动触发、定时触发、Webhook 触发、表单触发等不同类型的触发节点。
  4. 执行节点: 介绍 Google Sheets、Email、Webhook 等常用执行节点。
  5. 资料传输节点: 介绍 Set、Merge 等常用资料处理节点。
  6. 逻辑节点: 介绍 If、Loop 等常用逻辑节点。
  7. Google Sheet 认证: 讲解如何设定 Google Cloud OAuth,让 n8n 连接 Google 服务。
  8. JSON 数据处理: 介绍 JSON 的概念和读取方法,以及 Schema、Table 等不同显示方式。
  9. 动态抓取资料: 介绍如何使用 Expression 动态呼叫资料,并避免 Key 名称出现空格。
  10. 资料 Pinning: 介绍如何 Pin 资料,节省运算成本。
  11. 节点重试: 介绍如何设定节点失败时重新尝试。
  12. 节点命名: 介绍如何命名节点,方便维护工作流。
  13. 工作流维护: 介绍如何使用 Note 记录工作流,方便理解和维护。

【关键】Google Cloud OAuth 设定 (让 n8n 连接 Google 服务)](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vqhzbp4J5A&t=1283s)

为了让 n8n 能够连接 Google 服务,需要在 Google Cloud 中进行 OAuth 设定。首先,复制 n8n 提供的 URL,然后在 Google Cloud 中建立专案,进入 API 和服务,设定 OAuth 同意画面,建立 OAuth 用户端 ID,将复制的 URL 贴入,并启用 Google Sheets API 和 Google Drive API。最后,将用户端 ID 和密码填入 n8n 中,完成认证。

【核心】深入理解 JSON:读懂自动化的语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vqhzbp4J5A&t=1616s)

JSON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在工作流节点之间传递数据。JSON 物件以大括号 {} 包含键值对 (key:value),键值对中的值用双引号括起来。多个 JSON 物件可以组成 JSON 物件列表,用中括号 [] 表示,并用逗号分隔。Schema 是一种资料结构的规范,类似于包裹的说明书,描述了 JSON 物件中每个键的名称和资料类型。

实战:动态抓取与处理 Google Sheets 资料 [34:29]

本章节演示如何动态抓取 Google Sheets 资料,并进行处理。首先,使用 Google Sheets 触发节点读取 Google Sheets 中的资料,然后使用 Set 节点新增或修改资料。通过拖曳或手动输入 Expression 的方式动态呼叫资料,并注意 Key 名称中空格的处理。

实战:资料 Pinning 与节点重试技巧 [44:40]

为了节省运算成本,可以使用 Pinning 功能将资料暂存在节点中。如果节点执行失败,可以设定 Retry on Fail 功能,让节点重新尝试执行。节点的命名对于后续维护非常重要,建议使用 "Get/Post + 资料名称 + Filter" 的命名方式。

建立第一个工作流:表单自动化 (Form → Sheet → Gmail) [51:28]

本章节演示如何建立一个表单自动化工作流,实现以下功能:

  1. 客户填写表单。
  2. 资料写入 Google Sheets。
  3. 根据预算进行分流:
    • 低于 200 美元:拒绝。
    • 200-1000 美元:发送追踪信件。
    • 1000 美元以上:发送接洽信件。
  4. 发送团队通知信。

使用 n8n 的 Form Trigger 节点建立表单,设定姓名、Email、预算、需求等字段。使用 Google Sheets 节点将资料写入 Google Sheets,并使用 If 节点根据预算进行分流。使用 Email 节点发送追踪信件和接洽信件,并使用 Merge 节点将不同分流的资料合并,发送团队通知信。

AI Agent vs LLM 概念解析 [1:16:42]

LLM (大型语言模型) 是一种处理输入值并预测下一个字词的模型,而 AI Agent 则是一种可以根据所遇内容和状况做决策、调整策略的代理。非 AI Agent 的工作流是线性的,而 AI Agent 的工作流是循环的,可以迭代优化。

Level 2:整合大型语言模型 (LLM) - 客制化 Email 生成 [1:24:55]

本章节演示如何将 LLM 整合到工作流中,实现客制化邮件生成。使用 OpenAI 的 API 或 Open Router 连接 LLM,并使用 Prompt 提示 LLM 生成追踪信件或接洽信件。通过调整 Prompt,可以控制 LLM 的输出格式和内容。

Level 3:进阶 AI Agent 与 RAG (检索增強生成) [1:41:56]

本章节介绍 RAG (检索增强生成) 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 RAG 赋予 AI Agent 记忆体,让它可以读取公司提供的服务项目等信息。RAG 通过将大量文本资料分割成小段,并转换为向量储存,实现快速检索和生成。

实战:设定向量资料库 (Vector Store - Pinecone) [1:56:48]

本章节演示如何设定向量资料库,使用 Pinecone 储存向量资料。首先,注册 Pinecone 账号,建立 Index,并获取 API Key。然后,在 n8n 中使用 Google Drive 节点读取文件,使用 Text Splitter 节点将文本分割成小段,使用 OpenAI Embedding 节点将文本转换为向量,最后使用 Pinecone 节点将向量储存到 Pinecone 中。

【进阶】实战:打造 AI 会议研究助理赋

Watch the Video

Date: 8/27/2025 Source: www.youtube.com
Share

Stay Informed with Quality Articles

Discover curated summaries and insights from across the web. Save time while staying informed.

© 2024 BriefRead